8月走馬上任的教育部長吳思華,很快就端出大學五年減至百所的政策規劃,等於直接掀開高等教育燜燒已久的壓力鍋,開始勇敢挑戰少子化所帶來的退場難關。儘管這個課題本校很早就開始因應,但這麼赤裸被教長直接挑明加以議論,顯示問題已經相當嚴重。但當前高教問題絕不僅限於少子化一端,還有更嚴重的產學脫節問題,最近本校各學院陸續開始啟動「大企業計畫」的議程,就是在正面面對這個課題。 可以說,當下的高教體系正陷入前所未見的兩面作戰處境。

一方面隨著國內生育率逐年降低,「少子化」現象正一步步衝擊各級教育生源的供給,國內部分大學已經陸續出現招生不足的現象,展望未來這種趨勢幾乎已經不可逆轉,生源的開發已經是迫不及待的課題;另一方面則是隨著國際政經環境之變遷,經貿趨向區域整合與全面自由化,台灣產經結構已經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,同步也大幅衝擊了產業與大學的關係。大學必須調整以往自居象牙塔的角色,積極自主發展成為知識經濟的基地,同時主動促進產學合作,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人才的培育。正因為這樣現實的環境,啟動「大企業計畫」的議程,確實已刻不容緩。

所謂「大企業計畫」的構想,並不是要將各個學院變成實體的企業公司,大學的主要任務終究不是在於營利,而是在於培養不同行業與產業需要的人才。但是正如前所述,由於在全球化與數位化的雙重衝擊下,產業結構的變遷速度,已經大幅超過大學課程與教材更替的速度,甚至教材才剛完成調整,產業的結構又變了,特別是在最近幾年,學非所用乃至產學脫節的現象,已愈見嚴重,許多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,才驚覺他們所學根本不敷所用,而產業也發覺他們根本找不到所需的人才。這個現象教育當局也已經發現,因而開始積極在各大學推動實務課程計畫。 更確切的說,「大企業計畫」構想,其實就是先前本校一再倡議的「知識產業化」與「產業知識化」的延續。

它並不是將學院科系直接變成公司企業,而是要在現有產學合作、業師機制乃至推廣育成、三創教育、十力證照等既有的經營基礎上,以公司治理的方式,重新進行組織再造與課程改革,同時的尋求與企業的結盟與合作,一方面讓學校的行政單位進行資源整合貼近教育,另方面讓學院經營更具企業精神,使之在運作上更貼近實際的企業,更讓學院能夠靈活的因應產業的變化,使得所有的學生都能擁有畢業後即學即用的專案能力。 全球化、數位化再加上少子化,大學經營面臨的嚴酷挑戰已如前述,從行政部門、教學部門乃至全體就學學生,都應在意識上與實踐上積極因應這個挑戰,「大企業計畫」的構想,正是我們必須啟動的挑戰之一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