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3-955期校園快訊社論

【872社論】銘傳教育精神 澤被境外學子

教育是人類文化傳承、創新與社會進步的動力,更是促進社會流動的重要工具。我國自古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,即在培育國家重要的領導人才,為治理國家的長治久安、領導人民知所規範及遺風化俗而設。時至今日,教育已不是上層社會的專屬,而是人民的權利與義務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更認定教育是一種人權(human rights),尤其是中小學教育階段,人人接受教育的機會,就更為必要與受到重視。在國民所得已超過2萬多美元的台灣社會,中小學教育普及率已近100%,教育品質的提升,教育學習的多元化,教育接觸的新視野,反而成為目前更彌足珍貴的教育需求。

本校創校迄今56年,創辦人包德明博士「人之兒女,己之兒女」的教育理念,不但關心每位在校的同學、畢業的校友,在校長李銓博士的卓越領導下,師資培育中心和教育暨應用語文學院的師生,籌組成的「境外教育服務志工隊」,在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的支持和指導下,已無數次遠赴台灣的偏鄉、原住民學校、越南胡志明市、廣東省東莞、福建省福州、廈門及離島的金門、馬祖等地區的中小學校,為中小學生進行教育服務學習活動。此外,每年寒暑假本校更組華語教學團遠赴美國、韓國、日本及蒙古等國家,教導當地學生學習華語。因此,讓同學們有機會走出校園,拓展學習機會與視野,就是銘傳國際化教育目標的實現。

銘傳的境外教育服務志工隊,抱持著服務的熱忱,利用課餘時間規劃課程、鑽研教材、精熟教學方法,還須蒐集當地文化風土民情,不但增進自己的知識廣度,也在學習過程提升做人處事、待人接物的歷練。更重要的是,到達教學現場的即時應對,在一堂有限的課程教學時間內,如何讓受教者學習到知識的認知、態度的改變以及行為技能的收穫,更考驗著同學們平常所學專業理論和實務的融合,這也是本校專業化教育目標的期望。

大學具有創新知識與文化創價的能量,更是本校卓越化不斷推陳出新、止於至善的最高理想。對參與境外教育服務志工隊的同學而言,接觸到不同國家、不同地區的學校和師生,關懷不同地區的教育需求,除學習不同的校園文化之外,上台試教,就是同學們對自我能力的肯定。而出去服務學習前的行前講習,更是培養遵守團體規約及踐履團隊合作的精神。

總而言之,境外教育服務志工隊的服務學習行動,每到之處,就是銘傳力量的遠播;各項服務學習活動,就是銘傳精神的展現;對參與服務的同學及受益的學生而言,必能親身感受到銘傳一念三化的精神感召。日不落校的銘傳精神,當能澤被更多境外學子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