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3-955期

【860N】應日所胡忠正 創作日本短歌感動人

「臺灣有情」專欄:Isutada同學的夢想 本文出處:「產經新聞」2013年7月12日。 原文/吉村剛史;中譯/賴衍宏 國民身分證姓名欄雖然是胡忠正,但是這位青年卻用日文訓讀自稱為“Ebisu Tadamasa”;並且以布農族Isutada Ariman的原名發表日本短歌、俳句。日治時期被叫做「高砂族」的臺灣原住民各族由於語言有所隔閡,在日本政府的教育體制下,日語首次成為他們之間的標準語。 Isutada的故鄉位於臺東縣關山,童年時期,在只能操布農語、日本語的祖母膝下長大。 胡忠正八歲轉學到父母親出外地掙錢的臺北,布農話曾經遭到同學取笑,日語也沒人能聽得懂,於是他「拼命努力去背中文」! 他考進臺北科技大學,主修機械學、成為了一名工程師;從軍中退伍後,發起心願「要與祖母展開更有深度的會話」,於是升學進入銘傳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碩士班。他,邂逅了短歌、俳句。由於父母親那一個世代獨尊中國話,所以據悉老祖母衷心地盼望著能與孫子對談、也暗自期待著Isutada的短歌、俳句作品。 去年底,老祖母以九十二歲高齡逝世,Isutada同學在靈前獻上了一首短歌: 闃寂無聲裏,一朵花兒已枯萎,回歸了大地。送完祖母這一程,我不禁揮淚雨集! Isutada同學立志取得博士學位,目前正在準備動身負笈日本,他談到未來的夢想:「我想要回饋祖母、家鄉,在臺東開辦一間學校,同學用白米或蔬菜繳學費,讓我來教授日本語、機械學!」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