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3-955期

【858】100教學特優教師分享P9-學生的促進 引導與輔導者

應中系陳溫菊 教學年資17年 本人於民國89年自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畢業,取得博士學位,適有機緣進入本校應用中文系服務,迄今已超過十載。加上碩士畢業後,在南部的專科學校任教四年、在中正大學兼課兩年,總計十七年來不間斷的教師生涯,對於教學相長確有豐富的體驗。 雖然學生未必個個都是「英才」,然而克盡「作育」之職,誠然可謂無忝於學校、社會託付之使命。而個人從中所獲得的喜樂,點滴在心頭,亦難一一詳說。今年能在應中系諸多優秀的教師中,幸得肯定、推薦,進而得到評審委員的青睞,獲頒此獎,仍覺欣喜無比,也要感謝學校設立此獎,從而給予教師們莫大的鼓勵。 個人以為,大學教師的責任,應是扮演學生的促進者、引導者、輔助者的角色,除了帶領學生學習探求新知、研究方法、解決問題、拓展視野、關懷世界等各種能力外,更重要的是,協助學生在求學摸索的過程中,對自己的內在身心特質有所了解,確定自己的個人興趣與未來發展方向,以適應將來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。因此,引導學生認識自己,喜歡自己,建立正向的思考,激勵學生有效地發揮潛能,教導學生成為可以貢獻己力的人才,是我為自己設定的教學主要目標。 再者,我以為多數社會問題的衍生,來自於人性的自利與貪婪:自私自利的視域,使人互爭嗜鬥;貪婪徇財的心態,使人愚昧鄙陋。而自利貪婪的習性,起因於生活環境和受教視野的狹隘,致使許多學生缺乏體諒他人、關懷世界的能力或情操,所以,培養學生理解人事、關懷他人的能力,開闊同學的視野和觀念,勿使同學自居井底,日漸偏狹;或以推己及人的「同理心」理念,鼓勵學生體察周遭事物,熱心助人,貢獻一己之力,這是我教導學生時,較貼近生活的具體作法。 當然,為人師者,更應以身作則,方法無他,隨時關懷學生的狀況,主動提供各種協助,藉此引領學生具備更宏觀的視野以及體物懷人的能力,便是跨出良師之職的第一步了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