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務發展校園快訊社論

【銘傳一週975期社論】在銘傳大學預見未來

一甲子風霜,六十載寒暑,際此銘傳60週年校慶,我們緬懷創辦人披荊斬棘,胼手胝足,遇險阻不退,處逆境逢生,帶著微笑奮鬥到底的創校精神;我們景仰創辦人書生報國,以作育英才為己任,以滿樹桃李為兒女,清風霽月,高風亮節的興學胸懷。

繫辭有謂:天下之至健也,德行恆易以知險;天下之至順也,德行恆簡以知阻。六十年來,銘傳大學始終一貫的恆以平易簡約,以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的崇實盡責態度,一步一腳印地奮力前行,步步踏實,事事紮實,絕不好高騖遠,更不夸夸其詞。

這種辦學態度,並不表示我們是保守的、守舊的,相反的銘傳一直是眼觀前方、預見未來。早自包創辦人建校之初就預見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性,也預見經建人才的必需性,因此她除了懇請第一流的老師到校授課之外,更以經師人師的要求,勤管嚴教的教育,培養術德兼備的經濟建設生力軍,為銘傳樹立了「無銘不成商」的金字招牌。

在校奉獻四十餘載的李校長,一路伴著銘傳成長,也伴著台灣的經濟發展帶動銘傳的轉型升級,從專校到管理學院,從學院到大學,從一般大學到完全大學。尤其在二十年前,李校長已經預見到全球化浪潮之下的嚴峻衝擊,首開全國風氣之先,態度謙和而意志堅定地推動國際教育,以通其變,成天地之文,以極其數,定天下之象的胸懷引領群倫,踏實前行。

因應全球化浪潮下高教改革的大趨勢,國際教育的藍海策略不但是銘傳再轉型升級的契機,也是所有銘傳人預見未來、規劃未來、創造未來的另一次起跑點。

全球化浪潮的另兩波衝擊,一端是資訊革命所引發的時空壓縮,類屬第四度面向的「實況時間」取代「實際空間」,速度霸權應然而生,企圖排除甚或滅絕「思考」,使直覺取思考而代之,其危機處是令眾生化如群氓(herd)。為抵擋此一危機,其最簡要之方是以閱讀取代瀏覽,大學之可貴處是提供一個可以充裕閱讀、充分思考的園地,為不淪為速度霸權的囚徒,身為知識份子必須有此認知與行動。

尼采曾指稱「上帝死了」究其深意是一旦依賴的寄託物不復存在,懦弱者將惶惶不安,但卻是智勇者開創未來的大好良機。去烏托邦化,對未來不再有憧憬、理想,是衝擊第二端。我們是甘於作懦弱者,卻步理想,作棄絕思考能力的群氓?還是要作可預見未來、規劃未來、創造未來的智勇者?

發佈留言